在少子化時代中,將校區移回交通便利的東京都23區既可以吸引學生,又便於跟企業合作與招募教師,考量至此,目前東京首都圈私立大學重返都心的動作逐漸增強。然而,日本中央政府並不希望學生過度集中在23區內,決定不認可各大學增加招生人數的提案。在這股是否要向都心回歸的議論中,衝擊著各個自主經營私立大學的未來方向。
「如果在都心的話,交通便利又方便找工作」,就讀位於東京都八王子市校區的中央大學法學院3年級男生忍不住表現出焦慮神情,如果學校在都心的話,就有可方便多參加幾個讀書會等便於行事的好處。
東京國際大學計畫於2023年時,將位於埼玉縣川越市校區的一部份搬遷至豐島區,理事長倉田信靖說明原因:「川越很難找到教師,特別是外國人教師。」。此外,希望方便招收留學生也是其中之一的目的,新校區預定招收3,500人,預計其中有2000人為留學生。
另外,櫻美林大學亦有搬遷至東京23區內的計畫,並已於2019年在新宿區百人町設立新校區。中央大學校長酒井正三郎則提出:「有方便跟已就職的畢業學生交流等的優點。」等理由,預定於2022年時將位於東京都八王子市的法學院搬遷至文京區。
確實可增加志願入學人數
跟有編列預算的國、公立大學不同,對私立大學來說,學生繳納的學費是重要收入來源,雖然各大學表面上不講,但實際上都希望能多招收學生以讓經營上更加安定。
如果能搬到23區內的話,確實可以增加願意就讀的人數,例如東洋大學國際地區學院於2009年從群馬縣的板倉町搬到文京區白山後,根據河合塾的統計顯示,搬遷後第一年度的2009年度志願人數幾乎是前一年度的兩倍。大妻女子大學將位於埼玉縣狹山市及東京都多摩市的校區集中至千代田區後,2017年度社會資訊學院的志願人數幾乎是2015年度的3倍之多。東京理科大學也因為搬遷使得志願人數上升。
但是,日本中央政府並不樂見這股風潮,安倍晉三政權於2月內閣會議時,決定了原則上不認可東京23區內大學增加招生人數的法案,這是因為考量到在這少子化時代中,若年輕人不斷因升學而向東京集中的話,就無法活化其他各地區。
文部科學省已於2月公告,2019年度原則上不認可東京23區中的大學增加招生人數,但根據事前收到的49件公眾評論,文部科學大臣林芳正承認:「其中沒有明確站在贊成立場的意見。」;但是,若學生集中在都心的話,其他地區的大學將可能經營困難,最後走上關閉之路,林芳正擔憂:「這樣只會造成各地區高等教育就學機會的差別擴大。」

少子化危機感
雖然櫻美林大學下一任校長畑山浩昭能夠理解政府的想法,但仍憂慮這樣可能會對學校未來經營造成影響:「為了給年輕人夢想,希望能準備良好的環境,如果只是單純給予限制的話,可能會造成不良影響。」。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也於2月2日發表緊急聲明批評:「非常遺憾竟然有如此莫名其妙又不合理的限制。」,並指出:「限制大學增加招生人數跟推動地區重生沒有關聯。」。
這股私立大學重返都心的風潮是從小泉純一郎政權鬆綁後開始的,當時考量到便於產學合作跟創造新技術等好處,而於2002年廢止限制大學等於都心設校的工廠等制限法,便於大學往都心搬遷校園。
根據文部科學省資料,各地方政府中,大學招生人數增加最多的就是東京都,跟剛廢止制限法的2002年度相比,2016年度增加了1萬8281人,增加數為第2名大阪府的2.2倍;另一方面,山口縣減少了801人、奈良縣減少750人、北海道則減少了541人。
因回歸都心產生的增加招生數以及少子化影響,私立大學的入學考試合格率也跟著變簡單。18歲以下人口持續減少,與2001年度相比,2016年度減少了19%,但是首都圈主要私立大學的合計招生數卻增加了6%,所以從每個招生數來計算競爭率的話,競爭率是逐漸下降的,也令人擔心是否能維持學生的水準。
私立大學數量不斷增加也使得招生競爭變得激烈,2016年度比2000年度增加了122間,使得日本全國有多達600間大學。少子化則使這股全國爭奪學生的競爭愈加激烈,根據日本私立學校振興、共濟事業團資料,2016年度赤字經營的私立大學佔了39%,是2000年度的2倍以上。
從招生人數跟實際就讀人數的比例來觀察,更可以了解到私立大學經營上的困難。2001年度時,有超過7成的私立大學吸引到比預定招生人數還多的學生,但2016年度只剩下55%,並且有20%的大學招不滿預定人數的8成,比2001年度的16%增加了4%。
如果校區在都心的話,就可以增加企業實習及課外活動等機會,所以校區所在地可以左右招生的成敗。但是,河合塾教育資訊部長富澤弘和認為:「大學不應該只考慮校區所在地,更應該要提升教育內容等本質魅力才對。」。例如位於大分縣別府市的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就是一間位於鄉下卻能招收到很多學生的大學,此校聚有來自約90國、地區的留學生,即使位於日本也能讓學生培養國際視野,與2000年剛開校時相比,學生增加成6倍的5,500多人。位於秋田的國際教養大學則因富有特色的英語教育而得到良好評語。
如果想回歸都心增加招生數的私立大學以及希望阻止人口朝都心移動的中央政府只看到眼前的數字,可能會忽略提升學生學習跟研究成果等教育本質。不能只靠這種立竿見影的方法,大學應該好好想想要如何提升大學魅力,中央政府則要好好想想如何讓私立大學能安定經營才對。
(新聞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日本購屋講座(免費參加)>>按此報名